
塑壳式
小型断路器的可靠性试验方法与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靠性指标
塑壳断路器的可靠性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衡量:操作失效率、瞬动保护成功率和过载保护成功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断路器的性能稳定性和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动作能力。
二、试验条件
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需要试验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温度条件、环境条件、安装条件、电流条件、负载条件以及操作可靠性激励条件等。例如,温度条件通常要求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以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三、试验方法
1. 操作可靠性试验:主要包括对闭合触头的接触压降、断开触头间电压、断路器闭合与分开动作以及零部件损坏等项目的检测。这些试验项目能够评估断路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2. 瞬动保护可靠性试验:主要测试断路器在通过不同倍数额定电流时的分段时间,以验证其瞬动保护功能的可靠性。例如,当通过电流为断路器额定电流的10倍时,断路器的分段时间应满足特定要求。
3. 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在此试验中,塑壳断路器脱扣器的各相同时通电,试品在电流整定值的不同情况下操作,以检验其过载保护功能的可靠性。例如,在电流整定值的1.05倍时,断路器不应发生脱扣现象;而在1.3倍时,应发生脱扣现象。
四、试验标准与规范
塑壳式小型断路器的可靠性试验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如GB/Z 22074-2016等。这些标准规范了试验的详细步骤、方法以及评判准则,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试验过程中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塑壳式小型断路器的可靠性试验方法与标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体系,涉及多个方面的指标、条件和操作步骤。通过严格遵循这些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地评估和提高断路器的可靠性水平,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