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在输入动作信号加入(或去掉)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或触头动作)的一种电器。以下是时间继电器的时间调整全攻略,包括原理、方法与实例:
一、原理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原理和机械延时原理。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二、方法
时间继电器的时间调整主要有两种方法:
1. 阶梯调节:通过调整静铁心与衔铁间的非导磁性垫片的厚度来改变工作气隙。气隙改变后,衔铁闭合后的稳定磁通也随之改变,从而改变了磁通变化曲线的位置。在释放弹簧松紧一定情况下,释放磁通不变,因此增加垫片的厚度可以减少延时;反之将增加延时。非导磁性垫片一般用磷铜片制成,厚度为0.1、0.2、0.3mm。
2. 连续平滑调节:通过调节释放弹簧的松紧来改变延时。释放弹簧越紧,反力越大,衔铁越易打开,延时越小;反之释放弹簧越松,则延时越大。释放弹簧的调节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制地调松或调紧。
三、实例
以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为例,其时间调整步骤如下:
1. 确定需要调节的时间参数:电子式时间继电器通常有多个时间参数,如延时时间、断电保持时间等。在调节之前,需要确定需要调节的时间参数。
2. 打开时间继电器:将时间继电器的外壳打开,找到内部的调节电位器或开关。
3. 调节电位器或开关:根据需要调节的时间参数,使用螺丝刀或调节器具,调节电位器或开关的位置。一般来说,顺时针旋转电位器或将开关拨向较大的数值,可以增加时间参数;逆时针旋转电位器或将开关拨向较小的数值,可以减少时间参数。
4. 测试时间参数:调节完成后,将时间继电器的外壳盖好,接通电源,测试时间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时间参数不符合要求,可以再次调节电位器或开关,直到满足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时间继电器时应注意安全,必须在断电状态下进行。同时,不同型号的时间继电器可能有不同的调节方法和步骤,具体操作时应参考相应的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